会议专题

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颈性眩晕3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门诊随机选取70例颈性眩晕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5例。针刺组患者先行针刺治疗,针刺主穴取百会、四神聪、风池、太阳、印堂、颈夹脊穴,配合辩证配穴,使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每隔10min行针一次,针刺治疗后,再使用超短波电疗机对患者颈部进行治疗,治疗时患者取仰卧位,将2个极板上下相对平行放置在患者颈部进行治疗,电流强度80~100mA,每次15min,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对照组患者口服西比灵胶囊,每次5 mg,每日2次,10天为1疗程。结果:70例颈性眩晕患者经2个疗程治疗后,针刺组治愈10例,占28.6%;显效22例,占62.9%;有效1例,占2.9%;无效2例,占5.7%,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治愈12例,占34.3%;显效18例,占51.4%;有效3例,占8.6%;无效2例,占5.7%,总有效率94.3%;组间经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颈性眩晕与药物治疗疗效相当。结论: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安全无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颈性眩晕 椎动脉型颈椎病 针刺疗法 超短波疗法 药物治疗

吕海波 庄淑美 刘建桥 甘收云

北京市海淀医院康复医学科 北京 100080

国内会议

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全国中青年颈椎病专题论坛

石家庄

中文

1-3

2011-04-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