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叶黄皮提取咔唑生物碱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构效分析及活性化合物Clallszoline-Ⅰ初步作用机制探讨
对17种毛叶黄皮提取的生物碱类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筛选,分别测定其IC50值,寻找出活性比较好的化合物,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开发抗癌作用的明确靶点;根据其中16种结构相似的生物碱类化合物IC50值做3D-构效分析,进而根据构建的模型寻找活性更好的化合物。本研究成功筛选出抗肝癌细胞增殖的化合物Clauszoline-Ⅰ并明确其初步可能的药理机制,包括细胞核内细胞周期检验点激酶chkl减少引起的细胞周期阻滞以及对细胞骨架相关蛋白RhoA以及PKC的下调达到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成功构建了3D构效模型并验证其准确性,为抗肝癌药物的筛选提供辅助。
抗肿瘤活性 抗肝癌药物 分子机制 生物碱类化合物 毛叶黄皮
林巍 葛虎 沈晓燕
中山大学药学院药理毒理实验室 中山大学药学院药物分子设计研究中心,广州,510006
国内会议
广东中山
中文
134-135
2011-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