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脉搏波速度检查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各动脉段脉搏波传导速度测定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将218例患者分为CHD组(121例)和非CHD组(97例),分别进行右侧颈-桡动脉段(RC-R)、右侧颈-股动脉段(RC-F)、右侧股-踝动脉段(RF-A)和相应左侧动脉段(LC-R、LC-F、LF-A)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 PWV)检查,分析冠心病患者的PWV变化特征;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不同动脉段PWV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非CHD组及CHD组的RC-FPWV(7.60±1.59vs9.31±1.75P<0.01)、LC-FPWV(7.52±1.50vs9.02±1.71 P<0.01)、RC-RPWV(8.00±1.27vs8.69±1.37 P<0.01)和LC-RPWV(8.03±1.2vs8.52±1.03 P<0.01)差别有显著性,而RF-A、LF-APWV则差别无显著性。进一步应刚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验证RC-FPWV、LC-FPWV、RC-RPWV和LC-RPWV对CIID的诊断价值,发现RC-FPWV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0.818)最大,表示其诊断CHD的真实性最好,由ROC曲线特征发现,RC-RPWV的最佳分界点为8.32m/s,此时敏感度达79%,特异度达77%。结论:CHD患者的RC-FPWV、LC-FPWV、RC-RPWV、LC-RPWV均显并高于非CHD组,PC-FPWV诊断CHD的价值最大,RC-FPWV测定值大于8.32m/s是预测CIID较为敏感的指标。
冠心病 临床诊断 冠状动脉造影 脉搏波速度
谷新顺 贾新未 陈春红 王占启 肖暖 邸不凡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国内会议
北戴河
中文
107-113
2008-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