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静脉后口服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时程与QT间期及疗效的关系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时程对心电图QT间期的影响与临床疗效关系。方法:75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150mg静脉注射,继以1mg/kg,持续6小时,后减量至0.5mg/kg,持续48小时后停用,静脉胺碘酮24小时后,开始同时加用口服胺碘酮,0.2g tid,1周:0.2g bid,1周:0.2g qd维持,观察用药后1天、3天、7天、10天、14天、17天、21天心率、QT及心律失常的控制情况。结果:心律失常控制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68例有效,总有效率1天为49.3%(37/75),3天为54.7%(41/75),7天为81.3%(61/75)、10天88%(66/75)、14天90.6%(68/75),17天90.6%(68/75)、21天90.6%(68/75)。有效组治疗后第1天较治疗前心率明显减慢(P<0.01),第3天QT间期开始延长(P<0.05),随治疗时程心率、QT间期进一步变化,14天时心率、QT间期变化达最大值,较第3天时心率、QT间期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趋于平稳。无效组后第1天较治疗前心率明显减慢(P<0.01),第3天QT间期开始延长(P<0.05),但1至21天内心率和QT值无差别。结论:静脉后口服胺碘酮心率减慢和QT间期延长14天时达最大,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控制律达最高。

室性心律失常 静脉用药 胺碘酮 疗效评价

赵红 李海涛 王曼莉 李丽华 刘铁楠 黄宇玲

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国内会议

第一届华北心脏病学术会议暨河北省心血管病2008学术年会

北戴河

中文

259-262

2008-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