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克拉通北缘早中生代岩浆-构造演化特征:以河北矾山超镁铁岩-正长岩杂岩体为例
华北克拉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陆核之一,自中元古代经多块体拼合形成之后便进入了稳定地台发展阶段。早古生代时,蒙古洋板片开始向华北克拉通下俯冲,形成了早古生代的岛弧增生系列。中-晚古生代时,俯冲作用继续发生,导致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发育了一套钙碱性侵入岩,岩浆成分从辉长岩、闪长岩到花岗闪长岩,这套侵入岩被认为是蒙古洋板片向华北克拉通下俯冲而引发形成的一套陆弧岩浆,并且可能属于典型的安第斯型陆弧。之后,西伯利亚块体和华北克拉通沿着索伦缝合带发生碰撞缝合,最终聚合时间在270一250 Ma之间。本文通过河北矾山超镁铁岩-正长岩杂岩体的研究,探讨碰撞缝合之后华北克拉通北缘的岩浆和构造演化特征。
华北克拉通 俯冲作用 陆弧岩浆 碰撞缝合运动 构造演化特征
牛晓露 陈斌 杨经绥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1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171-172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