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高水平耐药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编码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的13个基因及编码16SrRNA甲基化酶的3个基因在高水平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鲍曼不动杆菌中的分布。方法:微稀释法测定2006-2009年北京地区三甲医院临床分离的232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的敏感性,筛选出高水平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菌株。用PCR检测高水平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菌株中的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及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结果:232株鲍曼不动杆菌中,121株菌同时呈现高水平耐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MIC≥1024μg/mL),对上述高水平耐药菌株进行基因型鉴定,共有82株检测出AMEs基因,其中73株检出aac(3)-I,检出率60.3%;47株检出aac(6’)-Ib检出率38.8%;1株检出ant(2”)-I,检出率0.8%;1株检出ant(3”)-Ia,检出率0.8%;其余9个AMEs基因均未检出。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中armA基因的检出率达94.2%,其余2个16S rRNA甲基化基因均未检出。结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高水平耐药情况不容乐观,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介导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其中armA和氨基糖苷类乙酰转移酶基因阳性率较高,且多个基因共同检出率也较高。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高水平耐药可能由口armA、乙酰转移酶基因介导产生,多个基因很可能定位于一个基因盒,共同在不同的菌株之间进行传播。

鲍曼不动杆菌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修饰酶 16srRNA甲基化酶 耐药分子

聂璐 袁敏 游雪甫

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50

国内会议

2011抗感染药物与耐药菌防控专题研讨会

南宁

中文

126-130

2011-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