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小林以“胃肠”为中心诊治2型糖尿病的经验
T2DM(2型糖尿病)患病率日益增高、发病机制多变、进行性自然病程以及各类并发症凸显,仝小林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新的治疗策略,即认为糖尿病的病理中心在“胃肠”,提出过食肥甘、中满内热是T2DM发生的必备条件和核心病机,其发展过程分为“郁、热、虚、损”4个阶段。患者早期病情较轻,属中医“脾瘅”或“消瘅”范畴,多处于“郁、热”阶段;中期发展至“虚”的阶段,一般已转人“消渴”,出现“三多一少”症状,病机多为虚实夹杂;晚期进入“损”的阶段,则出现各种并发症并出现相应症状,病机多以正虚亏损为主。临床诊疗时应当根据分期阶段不同,主症病机不同,“病、证、症”结合,分辨寒热虚实,重在调补胃肠。同时,糖尿病患者络脉瘀阻贯穿始终,临床应强调全程兼顾活血化瘀通络,分别应用辛温通络、辛香通络、辛润通络、活血通络、滋阴通络、益气通络等药物,防治并发症。
2型糖尿病 并发症 中医疗法 病理机制
刘桂芳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北京 100053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139-141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