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员个体高压敏感性体质差异的研究
压力下耐受能力的概念和原理在近百年来,尤其是近50年来发展很快。压力本身造成的人体生理心理影响,即压力负荷的临床表现是高压神经综合征(High pressure nervous syndrome,HPNS)。早期就发现了个体对高压的敏感性(HPNS的发生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BAEP)的峰间潜伏时(inter-peak latency, IPL)可以较好地反映个体对压力的反应,发现动物脑细胞膜流动性差异与高气压下IPL的变化呈显著相关,表明高压敏感性个体差异存在体质差异的基础,给探索常压下区分个体高压敏感性的方法提供了可能。在本单位进行的“潜龙计划”系列模拟大深度饱和潜水实验研究中,我们采集了潜水员高气压暴露前及高气压下的神经电生理等指标,探索人体常压下区分高压敏感性个体差异的可能性。通过对试验人员的各项临床症状显示:个体高压敏感性差异存在生物学结构或功能差异,并且这种生物结构和功能差异主要体现在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上,表现为信号处理,转导的差异。
潜水员 高压神经综合征 个体差异 高压敏感性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陈锐勇 张剑 闫硕 肖卫兵 李竣 姚健 杨涛 黄志强 何佳 张民 冯磊
海军医学研究所,上海,200433
国内会议
丹东
中文
89-96
2011-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