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难透水事故后低血糖病例的救治体会及探讨
目的:对矿难透水事故后低血糖病例的救治进行探讨。方法:患者男性,46岁,于2010年3月28日13时40分在王家岭煤矿井下工作,因透水困于井下,立于高台上,口渴饮极少量污水,尿量逐渐减少,4日小便约300 mL, 8 d未大便。采取复温、加强生命体征监护、建立静脉通道、肾功能监护等措施。结果:患者在住院期问病情明显好转,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基本纠正。由于长期饥饿导致微绒毛萎缩,引起肠壁上皮细胞刷状缘形态和功能异常,可致双糖酶明显降低,甚至连单糖吸收也发生障碍。虽仍偶发低血糖,但鉴于上述可能原因,升糖不可操之过急,需要缓慢恢复,应随访以进一步观察血糖恢复情况。结论:在以往发生的矿难中伤情主要以严重外伤为主,而本次矿难伤情特点较轻,但在8天9夜中基本处于禁食状态,给我们提出一个重要的救治关键——防治再喂养综合症。以低磷血症为特征的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症状,通常在营养治疗后3~4d内发生。忽略了再喂养综合症可能进一步加重伤情。
矿难透水事故 低血糖病例 救治方法 再喂养综合症
柳洁 薛文郁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山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272-273
2011-1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