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三峡库区入侵植物苏门白酒草的遗传多样性与入侵路线

  本文通过简单重复序列间区(ISSRs)分子标记方法,利用15个ISSR引物对三峡库区及周边相邻地点的15个种群共434个苏门白酒草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发现,81个ISSR条带被检测出来,其中54条(66.7%)为多态条带。种群内的多态位点百分数在31%-58%之间,平均期望杂合度(Nei”s基因多样性)0.5815±0.0833。这些数据说明,苏门白酒草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AMOVA分析发现,大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之间,但3个区域之间的遗传分化程度不高。该植物旺盛的种子繁殖可能是造成种群之间存在较大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而区域之间缺乏明显的分化,可能是由于该植物种子扩散距离远,在区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基因流。

三峡库区 苏门白酒草 植物入侵 ISSRs分子标记方法 遗传多样性

任明迅 李晓琼 丁建清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武汉,430074

国内会议

中国生态学学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199-200

2009-07-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