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替比夫定用于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全球近20亿人口感染过乙肝病毒,约占全球人口的1/3。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为3.5-4亿。这些慢乙肝患者中,约有25—40%的患者最终死于肝功能失代偿、肝硬化或肝癌。上世纪90年代,西方学者就慢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研究。2个独立的研究结果分别显示,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年生存率为55%,而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4%。结果提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年存活率低。对于乙肝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各大指南均指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提倡抗病毒治疗。作为最早上市的核苷(酸)类似物抗乙肝病毒药物,拉米夫定(LAM)用于治疗乙肝肝硬化疗效确切。而替比夫定(LdT)较之LAM抑制病毒效果更强、HBeAg血清转换高。为探讨LdT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我们回顾分析了2008年7月至2010年4月间于西京消化病医院住院、分别应用LAM及LdT进行治疗初治乙肝肝硬化患者(诊断符合2005版中国慢性易行肝炎防治指南,排除原发性肝癌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165例,其中代偿期肝硬化5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110例的临床资料。治疗52周,代偿期肝硬化LAM治疗组ALT由140.8U/L降至43.5U/L,LdT治疗组ALT由133.3U/L降至26.4U/L; 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硬化LAM治疗组ALT由45.8U/L降至32.0U/L,LdT治疗组ALT由58.8U/L降至36.4U/L。代偿期和失代偿肝硬化2组HBV DNA均降低约410gIU/L。L,AM治疗组共4例出现病毒学突破,其中3例为基因型耐药,加用ADg:LdT治疗组1例出现基因型耐及药病毒学突破,加用ADV。接受治疗的部分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了肝脏组织学评估。治疗52周,LAM治疗组Knodell HAI评分≤3分的患者由7.7%增至22.7%; LdT治疗组Knodell HAI评分≤3分的患者由6.5%t曾至22.2%; LAM治疗组Ishak评分≥4分的患者由84.6%降至59.1%; LdT治疗组Knode11 HAI评分≤3分得患者由90.3%降至59.3%。安全性研究显示,LAM治疗组2例死亡,1例出现肾功能异常; LdT治疗组1例死亡,2例出现肌酸激酶增高,2例出现肌痛症状,2例出现肾功能异常。初步数据显示,Ldt与LAM同样可显著降低肝硬化患者降低转氨酶水平和病毒载量水平,Ldt与LAM同样可显著改善肝脏组织学病变进展。

替比夫定 乙型肝炎 肝硬化 抗病毒治疗 回顾性分析

韩英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国内会议

第6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

兰州

中文

150-151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