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白蛋白血症与肝硬化早期腹水的关系研究
目的:腹水(ascites)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50%的肝硬化患者在10年内出现腹水。肝硬化患者出现腹水预后很差,欧洲腹水治疗导则中明确提出肝硬化伴腹水需要考虑肝移植,而其它的治疗方法效果均不理想。肝硬化腹水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解释腹水发生主要有三大学说,即“充盈灌注不足学说”、“泛溢学说”和“内脏血管扩张学说”,三种学说均没有完全阐明腹水的发生机制,而血清白蛋白在腹水发生中的作用一直有争论。本文通过对早期肝硬化腹水和无腹水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低白蛋白血症与肝硬化早期腹水的关系,为预防和治疗早期腹水提供理论指导。<br> 方法:纳入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初次就诊的肝硬化住院患者118例,其中肝硬化腹水组38例,肝硬化无腹水组80例。测定肝硬化患者血压和心率;分析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液学、血凝指标、一氧化氮和醛固酮水平:记录24小时尿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测定指标。<br> 结果:肝硬化入院患者腹水发生率为32.2%。肝硬化腹水组原发病以酒精性肝硬化(50.0% )和乙肝肝硬化(34.2%)为主,child-pugh分级以C级(( 65.8%)为主。实验室指标中,肝硬化腹水组血清白蛋白为27.7±5.9g/L,低于肝硬化无腹水组的30.2±6.1 g/L(t=2.201, P<0.05)碱性磷酸酶和谷氨酸转肤酶结果分别为167±147U/L和131±173U/L,高于无腹水组的119±80U/L、76±93U/L(t值分别为2.092和2.074, P<0.05),其它肝功能指标、肾功能、血氨、电解质、血液学和血凝指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血液动力学指标中,肝硬化腹水组24小时尿量为1184±605m1,低于肝硬化无腹水组的1473±839ml(t=2.013,p<0.05),而血压和心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腹水组醛固酮水平为18.74±14.18ng/d1,高于无腹水组的10.99±7.17ng/dl, (t=2.224,P<0.05 ),两组间一氧化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r> 结论:低白蛋白血症是肝硬化早期腹水产生的关键因素。
低白蛋白血症 肝硬化 早期腹水 测定指标
聂鑫 贺勇 杨正兵 张国福 李贵星 周汶静 胡科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 610041
国内会议
兰州
中文
334-335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