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故无殒”思想和因子分析的大黄量-效(毒)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大黄量-效(毒)关系,探索建立基于”有故无殒”思想的中药量-效(毒)关系研究模式和方法。方法:同时采用正常和疾病动物(慢性CCl4肝损伤模型),在较大剂量范围(2.0, 5.4, 14.7, 40.0g生药/kg/day)对比考察生大黄及熟大黄总提物对实验动物一般状态、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的影响,并通过因子分析方法综合分析大黄量-效(毒)关系。结果:通过因子分析从9个生化指标中抽提出2个公因子,共解释了原始数据88.5%的信息。公因子1主要由TBIL、HA、LN和TGF-β1主导,可解释为纤维化因子;公因子2主要由ALT和AST主导,可解释为细胞损伤因子。大黄对CCl4诱导的慢性肝损伤的药效作用可能是通过拮抗自由基和抗氧化从而保护肝细胞(降低公因子2),而大黄对正常动物的肝毒性作用可能是通过TGF-β1诱导的肝纤维化(增加公因子1)。结论:大黄治疗CCl4诱导慢性肝损伤的药效与毒性的”双向”作用客观存在,并存在明显的”效”与”毒”的剂量转折点;熟大黄的疗效优于生大黄,而毒性作用相对较低,提示炮制具有减毒增效作用。
大黄 量-效毒关系 因子分析 炮制工艺 减毒增效 CCl4诱导 肝损伤
王伽伯 赵海平 肖小河 赵艳玲 孔维军 张琳 王红娟 楚笑辉
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全军中药研究所 北京 100039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1-14
2010-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