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淫羊藿活性成分指纹图谱尝试中药资源合理利用的新思路
中药材同名异物造成的混乱品种是历史遗留的问题,澄清混乱品种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是药材资源研究和质量控制研究关注的问题。中药制剂起始原料为箭叶淫羊藿,则柔毛淫羊藿、巫山淫羊藿均可选择通用,药品获得批准上市后所用品种不应任意改变。而不符合三个类群特征的,不论是否药典品种均以不合格处理。对于多品种药材需要用“发散”(divergence)的思维处理还是用“收敛”(convergence)的思维处理须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应用同一模式。这种以按照活性成分指纹的特征“收敛”的方式处理使无序的状态归为有序,应该是有实用意义的措施。 本文以淫羊藿为例是因为它具备了几个前提:(1) 5个种的淫羊藿药材均系收载药典的长期使用的药材;(2)均以4种淫羊藿的公认的主要活性黄酮普为主集中在HPLC色谱图谱中表达;(3)淫羊藿因近年来大量的消耗,资源日趋紧张,一物一名难以实施;(4)主要活性成分化学结构相似,可以用容易获得淫羊藿(icariin)为标准品测定4种成分总含量为共用的定量指标;(5)为市场商品药材以HPLC色谱中“A、B、C、I”指纹区及含量测定指标规范是否供药用梳理成三个类群,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各自的生物活性提供了线索,研究A、B、C、I的生物活性是否趋同,以便更有序地进一步规范淫羊蕾药材,更加合理地利用药材资源。
淫羊藿药材 药材鉴定 生物活性 指纹图谱
谢培山 颜玉贞
澳门科技大学澳门药物与健康应用研究所,澳门
国内会议
广州·化州
中文
37-39
2010-07-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