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巴戟天群体遗传结构及ITS基因型与地理分布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分布地区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的ITS序列变异与地理分布的关系,为探讨巴戟天的道地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设计2对引物,PCR扩增产物纯化后用银染法或ABI310测序。 结果:得到核糖体DNA中的ITS及5.8SrDNA完全序列,ITS全序列为567bp,G/C含量为64.5%,ITS1、5.8S、ITS2序列长度分别为181bp、131bp、255bp。其中5.8s相当保守没有变异位点,ITS1、ITS2碱基变异位点为20个,其中信息位点9个,共17个单倍型。邻接法构建的系统分支树表明:巴戟天居群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有较好的相关性。 结论:巴戟天不同居群间ITS序列具有明显的变异,且单倍型分布与地理分布有一定关系,可用来区分不同产地间的居群,为提示巴戟天道地性提供科学依据。

野生药材 药材鉴定 巴戟天群体 基因测序

丁平 刘瑾 赖小平 邱金英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东广州 510405

国内会议

全国第9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

广州·化州

中文

189-194

2010-07-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