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居群栝楼幼苗抗寒性的研究
本文研究了采自河南、河北等省不同地区8个居群栝楼幼苗在低温胁迫处理下叶片组织脯氨酸、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特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变化特点及各居群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 8个居群栝楼脯氨酸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急剧增加,处理24h后达到最大,此后含量迅速降低;MDA含量则逐步上升,处理24h。后上升更加缓慢;SOD活性在处理期间变化不明显;而POD活性是在处理24h内迅速下降,24h后趋于稳定,并有微弱升高的趋势;就不同居群栝楼而言,低温处理后来自河南邓州(DZ-1、DZ-2),信阳(XY-2)和内乡(NX-2)的四个居群MDA含量较低,说明这四个居群较其它居群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可以为栝楼的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药用作物 栝楼栽培 低温胁迫 脯氨酸含量
王现科 舒少华 王沫
华中农业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70
国内会议
广州·化州
中文
345-350
2010-07-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