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药材两种化学型蒽醌比例特点及其对金葡菌生长代谢热动力学变化的影响
研究发现,大黄药材可根据酸水解后所含大黄酸和大黄酚在总蒽醌中所占比例高低分为大黄酸型和大黄酚型两种化学型。为了确证大黄药材两种可能的化学型是否具有生物活性或药效学差异,本文采用微量量热法比较了两种化学型大黄药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通过调整加样量,使所有药材作用于金葡菌的总蒽醌量相等。以凸显大黄药材不同化学型抑菌活性的差异性。结果显示,金葡茵在大黄酸型药材作用下第一指数生长期速率常数(k1)显著低于大黄酚型药材,提示大黄酸型药材对金葡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大黄酚型药材。但大黄酸型药材的抑茵活性与大黄酸含量之间未发现明显相关性,提示大黄药材对金葡菌的抑制作用除与化学型有关外,可能还受到其他未知特征成分的影响,且该成分在大黄药材中的积累规律可能与大黄酸相似。本文采用微量量热法证明了两种化学型大黄药材的抑菌活性存在客观差异,佐证了大黄药材可根据大黄酸和大黄酚的比例关系区分化学型的合理性,亦为从化学角度制订大黄药材的商品规格标准提供了参考。
大黄药材 蒽醌成分 细菌抑制 中药药理
王伽伯 肖小河 张学儒 刘塔斯 楚笑辉 周灿平 金城
解放军中药研究所解放军第三○二医院,北京 100039 解放军中药研究所解放军第三○二医院,北京 100039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长沙 410208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长沙 410208
国内会议
广州·化州
中文
660-665
2010-07-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