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乙硫氨酸小鼠脂肪肝模型的证候属性特点研究

目的:以“方证相应”理论为指导,通过五种不同治则代表方剂对乙硫氨酸脂肪肝动物模型的干预研究,以药效为基础,探讨该模型证候属性及其特点。 方法:将84只雄性昆明种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2)、模型对照组(n=12)、二陈汤组(n=12)、四君子汤组(n=12)、桃红四物汤组(n=12)、六味地黄汤组(n=12)、泻心汤组(n=12)。二陈汤组、泻心汤组、四君子汤组、六味地黄汤组、桃红四物汤组分别以6.21mg.kg-1·d-1,1.71 mg·kg-1·d-1,5.57 mg·kg-1·d-1,7.28 mg·kg-1·d-1,10.71mg·kg-1·d-1灌胃,1次/日,连续2w。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在给药开始后第8天,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每组均腹腔注射乙硫氨酸10ml·kg-1·d-1,每天一次,连续1w。在末次腹腔注射乙硫氨酸24小时并禁食不禁水16小时后,眼球取血不抗凝,检测血清ALT、AST;处死动物取肝脏称湿重并计算其肝指数;留取相同位置的肝脏组织10%甲醛溶液固定,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取相同位置肝组织约400mg经液氮处理后-80℃冰箱保存,分别采用肝组织匀浆检测肝脏TG、TC、FFA含量,Real time-PCR检测肝组织SREBP-1c、LXRa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SREBP-1c、LXRα蛋白表达。结果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 结果:1.乙硫氨酸诱导脂肪肝小鼠模型表现为小泡性肝细胞脂肪变性,血清ALT、AST和肝组织FFA、TG、TC水平升高,肝组织中LXRa和SREBP-1c基因和(或)蛋白表达显著增加。2.不同治则的方药均可不同程度改善模型小鼠脂肪变性,对血清ALT、AST和肝组织FFA、TG、TC水平的改善呈现不同的作用,其中以二陈汤、泻心汤两组效果最为明显。3.二陈汤、泻心汤可下调LXRα、SREBP-1c表达。 结论:1.不同治则的代表方剂对乙硫氨酸脂肪肝模型治疗效果不同,二陈汤、泻心汤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提示该模型是评价痰热证治方药的可选模型之一。2.二陈汤、泻心汤对脂肪肝的治疗效应可能与下调LXRα、SREBP-1c表达有关。

乙硫氨酸 脂肪肝 中医证候 动物模型 代表方剂

沈红 柳涛 宋海燕 季光 邢练军

海中医药大学脾胃病研究所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肝科 海中医药大学脾胃病研究所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首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

北京

中文

684-694

2010-07-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