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淮安市10—11月气温异常偏高与海气环流关联及预测探讨

近几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及淮安市10-11月平均气温出现异常偏高的频率明显加速,有高发趋势。其中2006年10-11月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普遍偏高2℃以上,部分地区偏高4~6℃。2008年偏高1℃以上,部分地区偏高2-4℃。因此本文针对这种气候异常现象,运用74项环流特征量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前期西太平洋副高西伸脊点偏西,北半球副高脊线位置偏北及北半球区极涡面积指数偏小的综合因素,对后期10-11月平均气温异常偏高有较好的指示性,由此可知,西太平洋副高西伸脊点偏西和北半球副高脊线偏北表明以副高为首的副热带系统偏强及海洋环流较活跃,有利于向北输送暖空气;而北半球区极涡面积指数偏小,则表明北方冷涡偏弱、位置偏北。因此,在副热带环流偏强及北方冷涡偏弱的共同影响下,也是导致全国大范围地区10-11月平均气温异偏高的主要因素。进而在此工作基础上,从短期气候时效角度研制了预测方法式⑴、式⑵。当同时满足式⑴、式⑵条件时,未来10-11月淮安市平均气温异常偏高,机率3/3。反之,未来10~11月淮安市平均气温不会出现异常偏高,机率55/55。因此,预测拟合率较高。

城市地区 气温异常 海气环流特征 短期气候预测 关联分析

陈慧 秦成云 刘鸿斌 王苏 卜连红

江苏省淮安市气象局,淮安,223001

国内会议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杭州

中文

178-180

2009-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