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I方及其拆方对PCOS大鼠治疗作用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益肾I方及其拆方分别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的治疗作用,并从血糖和血脂、胰岛素敏感性、促炎细胞因子和脂肪细胞因子、性激素以及氧化应激反应等方面探讨三个方剂的效应。 方法:采用十一酸睾酮加绒促性素(HCG)建立PCOS大鼠模型,连续口服给予二甲双胍、益肾I方或其拆方(包括六味地黄汤和丹参一黄芪一益母草组成的方剂)6周,观察大鼠体重、空腹血糖(FBG)、口服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03TT-2hBG)、胰岛素、血清胆同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敏C反应蚩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l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抵抗素(resistin)、睾酮(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等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变化。 结果:PCOS大鼠体重,FBG,OGTT-2hBG,胰岛素水平,TG,TC,LDL-C,hs-CRP),TNF-α,leptin,resistin,T,IGF-1,E2,PRL,MDA,NO和iNOs均明显升高,而ISI,HDL-C,adiponectin,P和SOD显著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二甲双胍和三个中药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PC0s大鼠的上述病理改变(P<0.01~0.05),但二甲双胍及三个方剂问效应,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 结论:二甲双胍及益肾I方及其拆方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PCOS大鼠胰岛索抵抗(IR)、血糖和血脂代谢异常、高雄激素血症以及氧化应激状态,且各药作用强度问差异未见显著性;PCOS大鼠模型及实验成功,但模型不能反映中药方剂的适应症。
益肾I方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促炎细胞因子 脂肪细胞因子 性激素 自由基损伤
郑琳颖 刘广南 潘竞锵 邝少松 黄小琼 饶子亮
广州市中医医院,广州 510130 广州市中医医院-广州市中医中药研究所,广州 510130 广东省医学实骚动物中心,佛山 528248
国内会议
洛阳
中文
467-473
2009-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