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鼠疫流派对清末中医学术的贡献——兼论“汴京大疫”与李杲学派研究的启迪

中医以治疗感染发热性疾病见长。继承这份遗产对于中医的生存与传承至关重要。经过数千年、数百年无数代志士仁人目睹百姓在疫病挣扎中发现的规律,在不具备还原论实验条件的情况下就能判断疫病的是非曲直。因此,从历史的眼光看,从复杂性科学与鼠疫流行看中医,无论医巫关系、砭石与针灸、伤寒与热病、六经与八钢、辨证论治、精神与神志,现代医学的脚气与麻风、霍乱、疟疾。一切疑惑都可以得到比较或更接近历史真相的解释。鉴于对鼠疫学派的疏漏,我们主张完善中医鼠疫学说。当然狭义的“鼠疫流派”所指应是清末鼠疫得名开始的四部中医鼠疫著作及其作者学术而言。因此不妨称其为“晚清鼠疫学派”。从中医发展的全过程而言,南于鼠疫属于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的烈性传染病,起源之早,早在人类社会诞生以前已经在动物之间周期性流行。从“医源于疫”的观念而言,广义的“鼠疫学派”应当贯穿中医发展的全过程。

汴京大疫 晚清医学 鼠疫流派 学术贡献 李杲学派

符友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 100010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学术流派研讨会

开封

中文

43-49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