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研究与基因分型
我国存在着世界上面积最大,最为复杂多样的鼠疫自然疫源地。现这些疫源地正处于高度恬跃状态,我国面临着鼠疫的严重威胁。上世纪60-70年代开展的全民性的爱国卫生及“灭鼠拔源”运动,曾一段时间使我国大部分疫源地处于隐伏状态。从9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间鼠疫事件,绝大多数都是在没有事先侦知动物间鼠疫流行的情况下发生的,这说明,我国的鼠疫监测离先期发现的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特别是在快速诊断技术方面。为此因加强ELISA,荧光免疫、免疫胶体金等血清学方法和PCR、生物芯片等核酸诊断技术在鼠疫监测中的应用推广。特别是建立以鼠疫噬菌体为病原学和血清学的协同诊断技术。本文介绍了鼠疫自然进化与基因突变,对其预防控制做一探讨,分析了中国鼠疫疫源地的基因分型。
鼠疫 基因分型 快速诊断 预防控制
张涛
广东省湛江鼠疫防治研究所 524037
国内会议
兰州
中文
144-149
2009-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