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TNFα及二硫键缺失的生物学活性研究和对大鼠关节炎治疗的探讨
目的:对DN-TNFα的生物学活性以及二硫键在TNFα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DN-TNFα对CIA大鼠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用重叠延伸PCR法对TNFα引入点突变,以pET-28a为载体构建了Native TNFα、二硫键缺失TNFα(C69L,、C69S)和DN-TNFα(A145R/Y87H)四种蛋白的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IPTG诱导蛋白表达,表达产物经离子交换柱层析(CM柱/DEAE柱)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得到四种目的蛋白。对Native TNFα和突变TNFα四种蛋白进行了细胞毒性、细胞凋亡和NF-κB信号传导一系列体外实验,以及在大鼠CIA模型中使用DN-TNFα和PEG修饰的DN-TNFα进行治疗,研究二硫键缺失对TNFα生物学活性的影响,以及DN-TNFα的生物学功能和对大鼠CIA的治疗效果。 结果:二硫键缺失TNFα在细胞杀伤以及诱导NFKB信号传导方面与Native TNFα的生物学活性相当,但DN-TNFα的细胞毒性和NFκB信号传导都表现出极低的生物学活性。在大鼠CIA关节炎发病的起始阶段,DN-TNFα通过抑制TNFα的生物活性,阻断其下游信号传导,有效地控制了关节炎发生发展,但在症状稳定期其治疗效果并不明显。 结论:二硫键并不是维持TNFα结构和功能的关键因素,可以利用TNFα的巯基进行PEG化学修饰;DN-TNFα具有极低的生物学活性,在体内能够抑制Native TNFα的活性,缓解初期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具有成为一种新型的以TNFα为靶向的抗炎症治疗药物的潜力。
风湿性关节炎 聚乙二醇 生物学活性 二硫键缺失 离子交换柱层析 细胞毒性 动物模型
陈程 楼觉人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部,上海 200052
国内会议
兰州
中文
225-237
2009-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