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法律问题初探

简单说来,贸易调整援助制度是由政府实施的、对受到进口产品竞争而导致损害的国内相关产业中的企业和工人提供救助的一种法律制度。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起因来自于贸易自由化的日益扩大。关税大幅度降低,非关税壁垒的消除,打开了进口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大门。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带来了资源的全球自由流动,使得各国的相对优势得以发挥,国家整体可以从中受益。在国家整体受益的同时,一部分产业及其劳动者却可能因此受损。这部分产业和劳动者所遭受的损害正是缘于因贸易扩大而得以进入国内市场的进口产品。以关税壁垒为例,当关税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的时候,进口产品的关税成本造成了国内产品在国内市场竞争关系上的价格优势,这一优势可以使得国内产品的生产相对进口产品维持在一个高成本或是高利润的水平。但是,如果由于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使得某些产品的进口关税得以降低,同类型国内产品的价格优势不复存在,面对更为廉价的进口产品,国内产品原来的高成本或是高利润运营水平无法得以维持,有些产业和企业短时间内不能靠自身力量成功调整,就会造成部分产业萎缩,企业转产或倒闭,工人失业。本文将在国别制度研究的基础上,对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历史背景和制度内容进行梳理,并对制度背后的经济因素、政治考量以及可能受到的国际义务限制进行分析,为我国的决策提供依据。

贸易自由化 贸易保护 贸易调整援助 法律问题

吕晓杰

清华大学法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研究会年会

宁波

中文

270-278

2009-05-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