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相干蕴涵原理的《伤寒论》条件句分析

数理逻辑学家莫绍揆对实质蕴涵有着这样的认识:“第一,就日常所说的‘如果……则……’而言,实质蕴涵在相当多的地方是不符合的。在这方面,比较更适合些的似乎是麦柯尔引入的蕴涵;第二,但就表述数学推理而言,实质蕴涵最为方便,是任何其它蕴涵词所不及的,凡进一步从事推理过程研究的人,一般都有这种看法。”自“蕴涵怪论”的出现,逻辑学家就开始对“实质蕴涵”提出了修正的建议。有学者曾对“蕴涵”思想的变迁进行过如下的归纳:英国的逻辑学家麦柯尔最早提出“严格蕴涵”思想,他用A:B表示A蕴涵B,用A<B表示实质蕴涵。就是说A:B=□(A∪B)。“:”就是后来刘易斯的严格蕴涵符号。本文所要做的是:沿用为逻辑学界所通用的“相干蕴涵”名称,并借鉴王建平教授的研究成果,以相干蕴涵原理为基础对《伤寒论》中的条件句予以分析。

逻辑理论 相干蕴涵原理 《伤寒论》 条件句分析

贾春华 王庆国 王永炎 黄启福 鲁兆麟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029 中国中医科学院 北京 100700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

南宁

中文

6-11

2006-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