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苓桂术甘汤的现代临床应用

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杂病论》,为中焦阳气不足,脾失健运,湿聚为饮之证而设,是温化痰饮的主方。《伤寒论》有云:“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金匮要略》日:“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又曰:“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本方主用甘淡,辅佐以辛甘温,方中重用茯苓为君,借其甘淡,归脾、膀胱、心、肺诸经,能渗湿健脾,祛痰化饮,使水饮从小便而出;臣以桂枝之辛温,归心、脾、肺、膀胱经,温阳化气,布化津液,并平冲降逆,协君药以加强化饮利水之力;佐以白术,健脾燥湿,助运化以杜绝生痰之源,合桂枝以温运中阳,协茯苓以健脾祛湿;佐使炙甘草补脾益气,合桂枝助化阳气,佐茯苓,制其渗利太过而伤津,兼和诸药。四药合用,共奏健脾利湿,温阳化饮之功。古今医家都在不断扩大本方的应用范围,笔者收集近十年来的有关文献资料,现将其临床应用概况综述。

《伤寒杂病论》 温化痰饮 苓桂术甘汤 中医主方 临床应用

熊丽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成都 610075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

南宁

中文

210-213

2006-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