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

张仲景的《伤寒论》一书载有五首名为“泻心汤”的方剂,均是针对“心下痞”这个主证而设,其中半夏泻心汤最为重要。半夏泻心汤乃张仲景为小柴胡汤证误下变证而设,包括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甘草,黄连、大枣。它所主治的证候中,心下痞满是由于寒热夹杂、气聚不散;干呕或呕吐是胃气上逆;肠鸣就是肠中漉漉有声;下利即腹泻,是由于脾虚不能上升、运化不健所致。因此,方中用半夏、干姜之辛温散寒和胃,黄芩、黄连之苦寒泄热降逆,这两组寒温之药并用,使相互结聚的寒热得以散开、下降,则痞满可除,呕吐可止。又有人参、甘草、大枣之健脾益气,可使脾气得升,运化得健,肠鸣下利得止。由此可见,本方清上温下,重点在于调和胃肠尤其善治胃肠病。本文对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做一介绍。

张仲景 《伤寒论》 中药汤剂 半夏泻心汤 临床疗效

阮氏心顺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广州 510405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

南宁

中文

233-237

2006-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