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浅议《伤寒论》呕吐的辨证施治规律

“呕吐”是指食物或痰涎自胃中上逆而出的病症,外感内伤皆可出现,缘由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引起。前人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干呕,朝食暮吐谓之“胃反”,泛恶欲呕谓之“恶心”,凡此皆属呕吐之类。其实呕与吐往往同时发生,很难截然分开,故一般并称为呕吐。早在《黄帝内经》中对呕吐已有论述。张仲景在继承《内经》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对呕吐证治有较大发挥,立法遣药,言简意赅,所涉及内容广泛,形成了理、法、方,药较完整的诊治规律,辨遣证论治精确,立法处方严谨。在《伤寒论》中,不仅对呕吐的病因、病机有全面的论述,而且对呕吐的辨证论治更是卓有特色。本文现浅析。

张仲景 《伤寒论》 呕吐证 辨证论治 理法方药

段豪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广州 510405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

南宁

中文

261-262

2006-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