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毒证治探析并浅谈以其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
阴阳毒病症乃张仲景首载于《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原文为:“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仲景此处只记载了阴阳毒的病名、症状、主方以及预后。对于阳毒和阴毒的病因病机以及鉴别要点、辨证论治原则等未见详细论述。而后世医家对阴阳毒病证认识分岐颇多,直至元末医家王履对阴阳毒病因病机大胆提出新的见解,否定了宋元时期阴阳毒乃寒极热极之观点。这一看法对后世医家对阴阳毒的认识及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现代医学中,系统性红斑狼疮、流行性出血热、过敏性紫癜等疾病相关发展的某一阶段与阴阳毒有类似之处。笔者于临床工作中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发展过程中有几个阶段与阴阳毒十分相似,用其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效果明显。同时适逢今春跟师再次温习《金匮要略》理论,故试将阴阳毒的病因病机证治浅析如下,同时浅谈按其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辨治的经验,供同道参考指正,以求更好的发掘仲景思想,使其为现代中医临床服务。
张仲景 《金匮要略》 阴阳毒证 系统性红斑狼疮 辨证论治
孙锋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北京 100853
国内会议
南宁
中文
283-286
2006-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