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伤寒论》教学中若干学术问题的探讨

《伤寒论》的研究历1800年不衰,历代医家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仅论著就不下5百多部之巨。作为中医五年制本科生的教材,从一版至七版,也越来越厚,内容不断扩展而更见详实。怎样准确理解《伤寒论》,特别在教学中如何把握讲解有关脉证及其学术问题的分寸,如何更好地为学生所掌握?……一直是教学工作者们探讨的热点话题。笔者历经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并结合亲身临床实践的不断体验、印证、思索和探究,深深体会到《伤寒论》教学不能脱离临床,从临床角度并结合临床实例讲解有关脉证条文及其所呈现的学术问题,既可以形象生动,活跃思维,更易于使学生理解并较好地掌握。本文略举几例,以资说明。

中医药院校 脉证条文 《伤寒论》 教学改革 临床实例

何赛萍

浙江中医学院 浙江杭州 310053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

南宁

中文

307-309

2006-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