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垂直上升管内近临界压力区水的传热恶化研究
本文在压力p=19.0~22.5MPa、管内质量流速G=540~1200kg/m2s、内壁热流密度q=150~650kW/m2的参数范围内,对垂直上升管内水在近临界压力区的传热恶化现象进行了研究。在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数据,对近临界压力区内,水在垂直上升光管和内螺纹管内的传热恶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不论是光管还是内螺纹管,在近临界压力区p/pcr=0.96-0.98的区域内最易发生膜态沸腾(DNB),即发生传热恶化的临界干度最小;随着压力接近临界压力,内螺纹管的传热特性有变坏的趋势,其抑制DNB的能力有所降低;内螺纹管抑制DNB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内螺纹管的结构参数,采用具有更大旋流作用的螺纹结构,有助于改善其传热性能。
水体传热 内螺纹管 热流密度 膜态沸腾
王建国 李会雄 郭斌 于水清 张煜乾 陈听宽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9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西安710054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9
国内会议
乌鲁木齐
中文
1-9
2009-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