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颅内病变动态监测与评价

颅脑病变与其他脏器疾病的一个主要区别是由于颅腔容积的相对固定不变,导致病变后的一些代偿机制如脑血流量的增加和组织水肿等会演变成为加重脑损伤的因素,形成恶性循环,造成颅内压力增高,从而导致残疾或死亡。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ICP)增高导致脑损伤加重或死亡的机制是:一半球缺血-缺氧性损害,原因是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的下降和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的减少;二由于颅内占位效应导致脑组织受压与机械变形。所以,在颅脑病变中监测颅内压和一些相关指标如:脑血流量、脑内氧分压、CO2分压、脑PH、脑的温度等的变化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指标的监测方法分有创和无创两大类。

颅脑病变 动态监测 占位效应 临床治疗

丁宏岩 董强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科 200040

国内会议

第3届中国医师论坛

北京

中文

266-271

2003-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