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20例结直肠癌同时肝转移患者临床预后分析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国内常见的肿瘤之一,结直肠癌同时肝转移的发生率可高达10%~25%。本文探讨影响结直肠癌同时肝转移患者预后因素和治疗的选择。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2月至2002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220例初治结直肠癌同时肝转移患者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Kaplan_Meier法对结直肠癌同时肝转移患者的预后进行单因素分析,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本组病例5年生存率为5.52%,中位生存时间为12.93个月。用Kaplan—Meier及log-rank法对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因素包括:肝转移灶数目、肝转移灶最大直径、肝转移灶分布、肝外是否存在侵犯或转移、确诊时CEA水平、局部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病理类型。对临床治疗方式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因素包括:治疗方式、原发灶是否完全切除和化疗方案的选择。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后发现:肝转移灶分布肝叶数、肝转移灶最大直径、肝外是否存在侵犯或转移、确诊时CEA水平、治疗模式、原发病灶是否切除、化疗方案为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 结论:对于结直肠癌同时肝转移的患者,肝转移灶最大直径超过5cm、肝转移灶分布超过一叶、存在肝外侵犯或转移灶和CEA水平超过200ug/L提示患者预后不良。对于仅有肝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应尽可能手术根治原发灶以及转移灶,对于手术不能切除的肝转移灶可考虑行全身化疗和/或介入治疗,全身化疗应选用含草酸铂的方案。

结肠癌 直肠癌 肝转移患者 临床预后

李宇红 万德森 何义富 张东生 向晓娟 徐瑞华 潘志忠 周志伟 姜文奇 何友兼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060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内科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060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腹科

国内会议

2006全国大肠癌转移与复发诊治学习班暨第八届广东省大肠癌学术研讨会

广东中山

中文

97-101

2006-06-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