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胃肠道间质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甲磺酸伊马替尼进行术前辅助治疗及治疗术后复发和(或)转移性胃肠间质瘤(GISTS)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GIST”S 5l例,其中CDll7阳性47例、阴性4例。行术前辅助化疗4例,术后复发或已转移并失去手术机会者47例,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300—800mg/d口服。 结果:51例患者中,1例失访,50例可评价客观疗效。完全缓解(CR)3例(6.0%),部分缓解(PR)34例(68.0%),病情稳定(SD)者5例(10.0%),疾病进展(PD)者8例(16.0%)患者获益(CR+PR+SD)率84%,获益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TTP)16个月。随访1年以上者32例,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5.3%、89%。50例可评价不良反应,其中轻度水肿36例(72.0%),1.II度白细胞减少23例(46%),I.II度乏力14例(28%),轻度腹痛7例(14.0%),I.II度恶心呕吐9例(18.O%),轻度皮疹9例(18.0%),肿瘤出血2例(4.0%)。 结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GISTS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轻,且毒性能够耐受。
甲磺酸伊马替尼 肿瘤晚期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万德森 伍小军 潘志忠 周志伟 陈功 李力人 卢震海 丁培荣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腹科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内会议
2006全国大肠癌转移与复发诊治学习班暨第八届广东省大肠癌学术研讨会
广东中山
中文
119-122
2006-06-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