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中医学术理论寻根

要继承、发展、创新中医学术事业,建立健全具有能够依据中医自身规律而不断发展、强盛的中医学术理论体系,则不应该仅仅是在表层用现代科学的名词术语包装中医学术理论,而应该是从“根”到“梢”都不容现代科学置疑的中医学术理论。目前,中医学术理论的不少概念歧义横生,语义模糊,内涵与外延均欠清晰。如阴阳、五行、天地、气等术语,其内涵与外延常随语境之变迁而改变,很难用精确的语言,特别是用现代科学的名词术语来表达它们,这就需要我们必须从古代中国传统科学的范畴,弄清和分解出它们精确的、能用现代科学语言表达的内涵。本文试从分析脏腑、经络等学说与阴阳五行八卦、十干、十二支等古代中国传统科学知识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来论证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根是“天地论系统图示”-阴阳五行八卦。而具有准确含义的阴阳五行八卦,只能用中国传统科学这个显微镜才能透析清楚。

中医基础理论 理论体系 名词术语

张建芳

河北大学图书馆信息部,河北,保定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中医理论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江苏昆山

中文

214-221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