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安徽省流行性出血热病原学研究及其意义

目的:通过病原学研究为出血热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病原学、血清学、RT-PCR、序列测定技术对我省出血热的宿主动物、传播途径、地理流行病、疫区类型及新型新亚型进行分析。结果:我省共分离出血热病毒32株,涉及9种宿主动物;气溶胶可传播实验动物型出血热;山林地区存在新型出血热病毒。结论:我省是多宿主多传染源的出血热疫源地,以姬鼠型为主,流行季节以秋冬季为主,呈单峰型;山林地区存在新型出血热疫源地。

流行性出血热 病原分析 宿主动物 传播途径

柳燕 王俊 李芙蓉 刘红

国内会议

华东地区第七届流行病学学术交流会

山东威海

中文

390-393

2004-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