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1990~2001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福建省近十二年来流脑的流行特点和趋势,为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数据完成后进行逻辑检查;并用SPSS10.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省自上世纪80年代推广使用A群流脑菌苗以来,流脑流行的周期性被打破,流脑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1990~2001年全省发病1635例,死亡122例,发病率在0.03/10万~1.23/10万之间,疫情平稳,均以敞发为主,大多数病例分布在山区和边远的农村,除厦门外,各地市的发病率差别不大,发病分布无明显地区差异。流脑的发病主要集中在2~4月份,年龄以14岁以下为主,以散居儿童的病死率最高。结论:加强菌群监测及疫情预测预报,切实做好流脑多糖体菌苗的预防接种和应急免疫工作,对控制流脑的发生和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率 疫情预测
罗朝晨 谢一俊 黄文龙 章灿明 陈润生 陈亢川
福建省卫生防疫站,福州 350001
国内会议
山东威海
中文
373-376
2004-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