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浙江省钩端螺旋体病监测概况和分析

目的:探讨钩体病流行规律,分析存在问题。 方法: 用MAT法检测病人、水鸭和蛙血清抗体;同时分离培养病原体。用夹夜法捕鼠,采集鼠肾、猪肾、牛中段尿、蛙肾、水鸭肾和蚂蝗血分离培养病原体。 结果: 浙江省钩体病自1952年首发,60~80年代不断出现大规模暴发流行,进入90年代,疫情平稳下降。到2001年为止,全省共发生钩体病138 430例,死亡93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2/10万,病死率为0.67%。1997-2001年全省共发生钩体病860例,平均发病率为0.39/10万,死亡13人,平均病死率为1.51%。衢州、丽水和台州市的发病数占全省发病总数的93.26%。病例上要分布在7~1O月,占94.88%。 病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1.14%,菌群主要为黄疸出血群和七口热群。病人血培养阳性率为1.0%。鼠密度为4.31%,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48.36%。鼠带菌率为5.87%,黑线姬鼠带菌率为10.73%。蛙肾阳性率为0.51%。水鸭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6%,菌株主要为秋季群;蛙血抗体阳性率为7.84%,菌株为秋季群。 结论: 钧体病防制工作仍然不能放松,尤其在洪涝灾害后。

钧端螺旋体病 疫情监测 发病率 疾病预防

龚震宇 姜理平 陈恩富 王臻 林君芬 梅玲玲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杭州 310009

国内会议

华东地区第七届流行病学学术交流会

山东威海

中文

250-253

2004-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