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登革热流行病学研究的某些进展 附:福建省登革热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的研究

登革热(DF)是由登革病毒(DenV)引起的病毒性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多样性,病情轻重不一,其主要特点为发热、全身酸痛、极度疲乏、面部潮红,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病死率较低。但登革出血热(DHF)及登革休克综合征(DSS)可发生出血及休克,血小板减少,病死率较高。本病传播快、发病率高,有明显的季节高峰,主要流行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全世界每年约25亿人受感染威胁,成为全球性、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人们极大关注。本文就登革热流行病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登革热 流行病学研究 登革病毒 病原鉴定

李世清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国内会议

华东地区第七届流行病学学术交流会

山东威海

中文

42-49

2004-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