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CO60照射对食管癌细胞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MDC1和53BP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食管癌细胞株TE-13和ECA109细胞照射后细胞周期、MDC1和53BP1蛋白表达和细胞核内斑点数量的变化,了解食管癌细胞中MDC1和53BP1对照射后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 方法:在人食管癌细胞株TE-13细胞中,FCM检测单纯照射后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食管癌细胞TE13和ECA109中MDC1和53BP1蛋白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放射线照射后食管癌细胞ECA109中MDC1和53BP1细胞核内斑点的形成。 结果:①。TE-13细胞照射后12h、24h、48 h,TE-13细胞的G0/G1期、G2/M期和s期的变化呈现明显剂量依赖性,1Gy和2Gy照射后12h,细胞G2/M期阻滞开始出现;5、10、15Gy照射后24h,细胞G2/M期阻滞最为明显,与对照组(0Gy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15Gy照射后12h、24、48h,TE-13细胞的凋亡增加非常显著(P<0.01);不同剂量照射后1、2、24h。TE-13细胞MDC1和53BP1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变化(P>0.05)。②细胞照射后1h,各剂量组的MDC1和53BPl核内斑点的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各剂垦组之间,53BPl核内斑点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除4Gy和6Gy外,其余各剂量组之间MDC1核内斑点的比较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受照射后,细胞核内均出现镜下可见的核内斑点,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照射后15分钟和1小时之间、照射后1小时和2小时之间的MDC1核内斑点外,其余各时间点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细胞受照射后30分钟,细胞核内的斑点数量最多(26.3个)。细胞受照射后,细胞核内均出现镜下可见的53BP1核内斑点,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照射后15分钟和1小时之间、照射后1小时和2小时之间的MDC1核内斑点外,其余各时间点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细胞受照射后1小时,细胞核内的斑点数量最多(36.7个)。 结论:5Gy照射后食管癌细胞出现G2期阻滞,细胞周期阻滞在较低剂量照射后消退较快,而在较高剂量照射后消退较慢,而且受到的放射线剂量越高,凋亡出现的时间越早;单纯照射不影响TE13和ECA109食管癌细胞MDC1和53BP1蛋白表达水平;但MDC1和53BP1蛋白在细胞核内形成的斑点在照射后一定时间内呈现动态变化,而且细胞核内斑点的数量与剂量和照射后时间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

食管癌 电离辐射 CO60照射 点激酶MDC1 53BP1表达 细胞周期

刘志坤 祝淑钗 王玉祥 杨洁 苏景伟 李娟 沈文斌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 中国 石家庄 050011

国内会议

第五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国际肿瘤细胞与基因治疗学术会议、第二届中日肿瘤介入治疗学术会议

石家庄

中文

283-295

2008-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