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含量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价值。 方法:采用乳胶凝集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87例肝硬化患者、42例慢性乙肝患者及31例正常人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结果:肝硬化患者的D-二聚体比慢乙肝患者明显升高(P<0.001),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则明显降低(P<0.001)。 结论:在临床中注意检测和动态观察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变化,有助于帮助对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及预后的判断。肝脏能合成绝大多数的凝血因子、纤溶因子及它们的抑制物,因此肝脏与机体的凝血-抗凝血、纤溶-抗纤溶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在慢性肝炎特别是肝硬化的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纤溶系统的异常,纤溶活性增高是反映肝功能受损的重要指标,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是血液发生血栓及血栓前状态的凝血及纤溶系统活性改变的分子标志物,反映体内凝血和纤溶过程的变化,同时也反映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
乙肝肝硬化 肝硬化诊断 纤维蛋白原 免疫学检验
朱东 钟智强
浙江省中医院 310000
国内会议
泰安
中文
364-366
2008-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