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坚Ⅰ号治疗气虚血瘀型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软肝Ⅰ号治疗气虚血瘀型肝硬化的机理。 方法:本研究共观察病例60例,按中医辨证均属于气虚血瘀型,治疗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32~59岁,平均年龄45.9±78岁;对照组30例,男性18女性12例,年龄37~58岁,平均年龄48.2±7.5岁;治疗组中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者22人,丙肝病史者7人,无明显病史1人,肝硬化病程2~10年,平均5.44±2.37年:对照组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者23人,丙型肝炎者6人,无肝病史者1人,肝硬化病程15~10年,平均6.08±2.27年;所有患者均有比较明显的症状及体征,如乏力、纳差、腹胀、黄疸、脾肿大等,舌苔脉象亦有异常改变,两组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给予抗肝纤维化中成药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组用软坚Ⅰ号中药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生化和甲胎蛋白比较。 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率达3.67%,总有效率达86.7%,而对照组临床显效率仅20%,总有效率达63.3%,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血清生化和甲胎蛋白在治疗后有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较治疗前也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0.05)。 结论:软坚Ⅰ号治疗气虚血瘀型肝硬化以扶正祛邪为治则、标本兼顾,达到了治病求本的目的。
肝硬化治疗 中药疗法 软坚Ⅰ号 临床药理
李延 常玉新 曹国君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150040
国内会议
泰安
中文
331-333
2008-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