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治未病”浅谈因时养生
”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未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养生防病是”治未病”思想的精髓。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因时养生,就是按照时令节气的阴阳变化规律,运用相应的养生手段保证健康长寿的方法.这种”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是中国养生学的一大特色。
治未病 因时养生 中医治则 时令节气
方玉秀
开封市中医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全国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暨2008国际传统医药创新与发展态势论坛
开封
中文
201-204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