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证研究及展望
心气虚证无论从动物模型的制备,还是诊断标准和临床实验方面均取得了进展。本文从心气虚证诊断标准、心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制备、心气虚证的有关现代研究包括心气虚证与心脏局部变化(心气虚证与心功能、心电图改变、高心病PtfV1改变)、心主血脉(心气虚证与血液动力学、血液流变学、脉)、心在液为汗、心气虚证与全身变化(心气虚证与免疫功能、肺功能变化、中枢神经机能活动、植物神经功能变化、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活性、肿瘤坏死因子-a、白细胞介素-6、血管活性物质、甲状腺激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今后的研究中,在心气虚证动物模型制各上需建立可靠的模型评价标准;诊断标准方面,有必要对心气虚证的相关指标进行全面的评价,建立统一、规范、客观的心气虚证诊断标准,并且目前的大多数研究都停留在单方面的指标检测上,有待于向多种指标的综合评价方面发展。此外,“心主神志”的研究尚需要强。
心气虚证 诊断标准 动物模型 综合评价指标
浦斌红
上海市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30
国内会议
云南大理
中文
149-153
2008-07-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