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呼吸的阶梯化管理

目的:探讨呼衰患者急诊抢救流程指南. 方法:1992~2002年,急救对2548例(其中创伤1823例,非创伤725例)急诊抢救患者的呼吸通路阶梯管理进行统计分析及操作者登记调查. 结果:男1876例,女672例,男;女=2.79;1,年龄4-86岁,创伤病员平均年龄32.3±19.8岁,非创伤病员平均年龄65.2±17.3岁.创伤病员以20-29岁和30-39岁两个年龄段最突出,占创伤病例总数60.2%,非创伤病员以50-59岁和60-69岁两个年龄段为主.呼吸支持方式采用复苏体位816(32.0%)、开放气道清除呕吐物314(12.3%)、鼻塞鼻导管吸氧2311(90.7%)、面罩给氧124(4.8%)、气管插管254(10.0%)、气管切开195(7.7%)、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术58(2.3%)、环甲膜穿刺25(1.0%). 结论:对急危重呼患者进行呼吸阶梯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危重病人呼吸管理效果,是值得推荐的呼衰急诊抢救流程指南.阶梯化管理即;二类、四阶梯、10方法.无创类和有创类;第一阶梯;徒手方法阶梯(1复苏体位、2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3胸背按压);第二阶梯;氧疗支持阶梯(4鼻塞、鼻导管吸氧、5面罩类给氧、6气管插管/氧疗)第三阶梯;有创气道阶梯(7环甲膜/气管穿刺、8气管切开,气管穿刺扩切术或旋切术);第四阶梯;机械通气阶梯(9简易呼吸器/简易呼吸机类、10常规呼吸机类).

呼吸衰竭患者 急诊抢救 呼吸通路 阶梯化管理

何忠杰 马俊勋 王永刚 赵晓东 王宇政 刘波 张建波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急救部 100037

国内会议

2008灾害创伤与急救新进展学术交流会

江苏无锡

中文

280-285

2008-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