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互助型创伤急救模式下确定性救命手术的探讨

目的:探讨互助型创伤急救模式下确定性救命手术的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方法:建立由急救医师以”白金十分钟”的理念对病人进行链式流程复苏、由专科医师实行确定性救命手术的互助型创伤小组工作模式,总结分析1993年~2005年2428例中等严重度以上的急诊创伤病例. 结果:伤员构成;男1882例,女546例,男女比例为3.45;1;年龄30.5±17.2岁(4~86岁);创伤评分(T)11.5±3.5、CRAMS 评分7.46±2.4;严重度;中度(ISS<13)1250例(51.5%)、重度(ISS 13~25)838例(34.5%)、极重度(ISS>25)40(14.0%).合并伤;复合伤29例(1.2%),多发伤687例(28.3%),休克1076例(44.3%),其中创伤性休克767(31.6%),失血性休克309(12.7%);死亡197例(8.1%),其中主要引起死亡的原因按脏器分类;脑140例(71.1%),腹45例(22.8%),胸8例(4.1%),大血管4例(2.0%);抢救互助情况;急救部完成抢救手术481例,急救部+专科手术1440例,急救部+SICU完成507例. 结论:互助型创伤急救模式在当前城市创伤救治中仍具有普遍意义,加强急救与专科的密切协作是救治成功关键.

互助型创伤 急诊创伤 急救模式 确定性救命手术

何忠杰 张宪 张建波 马俊勋 刘波 王永刚

解放军总医院304临床部急危重症中心 100037

国内会议

2008灾害创伤与急救新进展学术交流会

江苏无锡

中文

269-272

2008-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