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SS氯灭活水中脊髓灰质炎病毒机理的研究

肠道病毒存在于许多水体中。氯作为一种有效的消毒剂被一直被广泛用于生活饮用水的消毒。 本研究采用大片段逐步步移PCR、病毒的细胞培养和ELlSA技术研究氯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基因组和病毒衣壳蛋白的破坏与病毒灭活的关系。以不同剂量(O.1、0.5、1.0、 1.5和2.O mg/L)的有效氯对脊髓灰质炎病毒进行不同时间(0、15、30、45和60 min)的处理。结果发现对脊髓灰质炎病毒进行检测的对象对氯的抵抗力大小存在如下关系:抗原性>病毒基因组的的蛋白编码区>5’端非编码区/病毒的感染力>病毒基因组的3’端非编码区>病毒基因组的polyA尾。破坏5’端非编码区导致病毒感染性的消失。5’端非编码区的破坏主要位于富含二级结构的区域。基于以上实验结果,我们推测氯主要通过破坏的病毒基因组的5’非编码区而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且氯对病毒非编码区的二级结构区域具有致死性破坏作用。

脊髓灰质炎病毒 灭活机理 饮用水 氯消毒

赵祖国 喻云梅 金敏 陈照立 谌志强 王景峰 邱志刚 王新为 李君文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天津,300050

国内会议

2007全国环境卫生学术研讨会

江苏徐州

中文

163-170

2007-12-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