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缝合修复后愈合的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创伤类型已由以开放性工种伤、暴力性殴打伤、钝挫伤为主转变为以交通伤、运动伤为主。据2003年联合国资料,交通伤伤害是全球第三位致死、致残原因;WHO资料显示,交通伤是发展中国家发病死亡第二大原因,每年大约耗费5189亿元,占全国GDP的1%-2%。2001年院士发布资料显示,中国交通伤已居世界第一,全国交通事故75.5万起,其中致死达10万,累计经济损失超过31亿;此外,全国有3亿人参加体育活动,其中40%参加运动的中老年人会发生运动损伤。关节部损伤是运动伤、交通伤发病率最高的部位之一。关节内纤维软骨样组织,如膝关节半月板、肩关节盂唇、靛关节盂唇、腕关节三角软骨盘等损伤日益增多,引起了创伤专家的极大关注。上述结构对相应关节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增加关节面积,吸收震荡,分散应力,传导应力,改善关节润滑,改善组成关节两骨之间的形态匹配,维持关节稳定性。随着MRI等一系列高新诊断技术的应用,以及相关临床研究的发展,诊断日益明确,尤其是微创技术的开展,对上述结构损伤的诊治水平大大提高。

膝关节 半月板损伤 缝合修复 诊治水平

朱文辉 王予彬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运动损伤关节外科,上海 200120

国内会议

第十七届中国内镜医师大会

北京

中文

27-30

2007-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