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FDG PET在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复发或残留再程三维适形放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18FDG PET)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咽部复发或残留再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1998年7月至2000年10月,经病理活检证实的36例首程放射治疗后鼻咽部复发或残留的鼻咽癌患者,按1998年UICC鼻咽癌TNM分期标准再分期,T1N0M011例,T2N0M025例.所有病例均采用CT模拟定位,结合FDG PET确定靶区范围,用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系统设计放射治疗计划,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和优化放射治疗计划,计划靶区体积(PTV)中位体积为27.6cm3(7.9~41.8 cm3),全组病例均采用5~6个固定共面、非共面适形野照射(2Gy/次,5次/周,总剂量66~68Gy,6~7周完成). 结果:病例随访率100%,随访时间33~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8个月).36例患者中,FDG PET和CT比较GTV大小无变化的占36.1%(13/36)、增加的占16.7%(6/36)、缩小的占47.2%(17/36).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7.2%、75.0%、58.3%;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4.4%、86.1%、72.0%;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5.7%、76.6%、56.1%.急性放射反应主要是急性放射性口咽、鼻咽黏膜炎和口干,多为1~2级.晚期放射损伤包括听力丧失5.6%(2/36)、张口困难25.0%(9/36)、吞咽困难8.3%(3/36)、慢性副鼻窦炎33.3%(12/36)、脑神经损伤13.9%(5/36). 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结合18FDG PET确定靶区范围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咽部局部复发或残留中有较好的疗效,同时由于靶区缩小而使放射损伤发生率降低,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鼻咽癌 放射治疗 损伤发生率 临床价值

吴德华 陈龙华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放疗科,广州市,510515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鼻咽癌学术会议

南宁

中文

244-247

2007-05-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