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神经吻合恢复SCI后迟缓性膀胱排尿功能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目的:利用截瘫平面以上正常的体反射,通过神经移植,体反射的冲动经新建的反射弧传入膀胱,引起膀胱的自主收缩,恢复脊神经损伤后弛缓性膀胱排尿功能.方法:将Beege犬L6前根近端与S2前根远端有硬膜内显微吻合,经一段时间的轴突再生后,建立”膝腱-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神经缝合术后8个月,在破坏S1~S4脊髓节段前后,分别进行神经电生理、膀胱肌电图及尿流动力学等检测,并对临床1例腰肌劳损压缩性骨折伴截瘫患者行右侧T11与S2前根经腓肠神经移植硬膜内吻合术.结果:2犬术后8个月电刺激(电刺激幅度200μV,刺激间隔为5ms)截瘫前和截瘫后左侧L6后根、神经吻合,均可在吻合口远端记录到运动诱发电位,其波形和波幅相似;尿流动力学检查,当刺激开始时膀胱内压迅速上升,而腹内压增加幅度较小,刺激终止后膀胱内压迅速下降,证实膀胱内压增高主要是由逼尿肌收缩产生,电刺激左侧L6后根和吻合口膀胱内压升高值均可达到正常的60%左右.临床一例术后55个月随访结果;患者膀胱充盈后可产生自控性排尿,尿流动力学显示不排尿完全是由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引发.结论:利用截瘫平面以上正常的体反射建立的新人工反射弧通路是成功和有效的,可恢复SCI后弛缓性膀胱患者自控性排尿.
膀胱 脊髓损伤 反射弧 神经再支配 排尿
钟贵彬 侯春林 王诗波 周晖 瞿创予 谢庆平 刘亚平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200003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神经内科,200003 杭州萧山中医院骨科
国内会议
洛阳皮瓣、骨皮瓣新技术全国推广学习班暨第八届平乐正骨学术研讨会洛阳市手外科、显微外科学术年会
洛阳
中文
3-6
2006-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